成都商報:肝癌切除術 有了5%的大進步
來源:成都商報2013-7-19
昨日,省醫(yī)院開展全國首例新型肝臟腫瘤切除術,有望挽救更多肝癌晚期患者
(成都商報記者 任翔 攝影報道)
核心 提示
一個人的肝臟壞掉50%,他能存活;一個人的肝臟壞掉65%,剩余肝臟也能頑強他的維持生命。但一個人的肝臟被癌細胞吞噬超過65%,這時只有接受易復發(fā)的肝臟移植,很多肝癌晚期患者走到這步時,也會選擇放棄治療。
肝癌晚期患者除了等待肝移植,或許還能嘗試一種全新的切除術。
1、7月5日 第一次手術
將肝臟的左右葉徹底劈開,結扎右側門靜脈,再切除左側肝臟腫瘤部分(區(qū)域2)
意義:右側肝臟因沒有血液供應而萎縮,同時左側肝臟由于過量的血流而增大
2、7月17日 檢查
切除了小塊腫瘤的左肝(區(qū)域3、4)長大了50%,花了12天時間
意義:這個“新肝”已經(jīng)可以承擔生理機能了
3、7月18日 第二次手術
切除右肝腫瘤(區(qū)域1、5、6、7、8)
意義:體內被癌細胞吞噬70%的壞死肝臟已被完全切除
醫(yī)學突破
醫(yī)學界一直認為,一小瓣肝臟在體內長大50%需要數(shù)月或者更長時間,但最近研究顯示,在一定條件下只需要7~10天。
此前記載,切除肝臟超過65%,剩余部分的肝臟將無法承擔器官功能。而這次全國首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切除了肝臟的70%體積。
昨日,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成功開展全國首例巨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通過先后兩期手術,幫助一名49歲肝癌晚期患者切除掉70%的壞死肝。面對我國每年超30萬人等待肝移植的現(xiàn)狀,該新技術的推廣為眾多肝癌晚期患者帶來希望。
一位晚期肝癌患者
癌細胞吞噬了他70%的肝臟
昨日下午2點,省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49歲的肝癌晚期患者劉應奎被第二次推下手術室,生命體征正常。兩周時間內接受了兩次大手術,劉英奎還在昏睡之中。此時,他體內被癌細胞吞噬70%的壞死肝臟已被成功切除。
三年前,劉英奎因小腸惡性間質瘤接受過手術治療。近日,他突然感覺到右上腹反復疼痛,前往省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肝臟上出現(xiàn)巨大腫瘤,原發(fā)于右肝的腫瘤達到12*10*10cm,左肝上也有局限性轉移灶,整個肝臟的70%幾乎都已被癌細胞吞噬。醫(yī)生根據(jù)病史判斷,患者的肝癌晚期癥狀應該是3年前的小腸癌發(fā)生了轉移,屬于轉移性肝癌。
“差不多70%的肝臟都有腫瘤,一刀切下去肯定沒命?!笔♂t(y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洪吉稱,此前國內有記載的肝臟腫瘤體積都沒有超過整個肝臟的65%,也就是說,突破65%體積的切除,剩余部分的肝臟將無法承擔器官功能,并帶來腹水、黃疸等多種問題,直至讓患者喪命。過去,類似這樣的肝癌晚期患者只能回家保守治療,或者在漫長的時間里等待肝源移植,直至死亡。同時,即使實施肝移植后也較易復發(fā),很多晚期患者走到這步也就選擇放棄治療。
一項給人希望的突破
短期兩次手術 需身體底子好
我國有8000多萬肝炎患者,肝癌患者也居世界第一。楊洪吉表示,該新手術有望挽救更多肝癌晚期患者的生命,該手術花費和普通肝移植手術持平,并不會加重患者負擔。該手術推廣后,我國每年超過30萬等待肝移植的病人就有了另一條救命途徑。
但記者也了解到,該手術需要患者必須短期內接受兩次大手術,這就要求病人身體狀態(tài)足夠好,具有承擔這種新手術的能力。術前,患者也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醫(yī)療評估,包括心臟功能和病史、肺功能等。同時,介于這是國內第一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暫無臨床資料統(tǒng)計這樣的切除術適合哪一些肝癌晚期患者。
一次全國首例手術
切掉70% 12天后長出“新肝”
第一次:
“劈斷”左右 養(yǎng)一邊棄一邊
不過,劉英奎這次看到了希望。經(jīng)過對患者病情充分評估后,醫(yī)生決定嘗試2012年德國首創(chuàng)的一種技術,分期完成該超巨型肝腫瘤切除。該手術名為“聯(lián)合肝臟分割和門靜脈結扎的分階段肝切除術”,目前國內從未實施過。
當遭遇生死關頭,壁虎會用力拽斷尾巴保命,失去的尾巴也可以再生。“斷尾求生”是一種生存哲學,也是生物體再生能力的體現(xiàn)。這種新型切除術就是利用了肝臟很強的再生功能。楊洪吉說,人體的損壞肝臟具有再生能力,醫(yī)療界以往普遍認為,一小塊肝臟需要數(shù)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大50%,但去年德國首創(chuàng)的這種技術證明,一小塊肝臟在7到10天就可以長大50%,這意味著,肝癌晚期患者可以通過類似“斷尾求生”的方式,徹底根除肝臟腫瘤。
7月5日,劉英奎第一次走上了手術臺。醫(yī)生首先將其肝臟左右兩葉劈開,之后,結扎右側肝臟門靜脈,切斷右側肝臟的血液供應,最后切除了左肝的小塊腫瘤。楊洪吉解釋說,將左右肝劈開,是為了防止右側腫瘤竄至左側,人為截斷右肝的部分供血管后,幾乎被癌細胞全部吞噬的右肝還能保有一定功能,但會因供血不足逐步萎縮。更重要的是,因為血供充足,左肝此時開始急速再生,再生的好壞決定了這半邊肝臟以后是否能承擔起所有的肝臟功能。
第二次:
“新肝”長成 徹底切除癌肝
前日,醫(yī)生最新檢查發(fā)現(xiàn),劉英奎體內切除了小塊腫瘤的左肝長大了50%,花了12天時間,這個“新肝”已經(jīng)可以承擔生理機能了。
昨日上午,劉應奎第二次躺上手術臺,醫(yī)生手起刀落,放心的將被腫瘤覆蓋的右肝完全切除。楊洪吉說,該手術的關鍵在于“理念”———以往,醫(yī)生不知道肝臟能夠在一周左右再生50%,因此無法對超大型肝瘤進行“一刀切”,從理論上講,無論肝臟的哪個部位發(fā)生癌變需要切除,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養(yǎng)一部分,棄一部分”,讓肝臟再生到足夠程度,再對壞死肝臟進行切除。同時,該手術還依賴詳細的影像技術,只有在術前通過高超的CT、核磁共振技術構建出患者肝臟3D圖,分析出肝臟內部布局和血管走向,才能在醫(yī)生手術精確導航,確保兩次手術中不會誤傷血管,也只有通過隨時監(jiān)控到的肝臟影像對比,醫(yī)生才能確認肝臟再能過程是否順利,將“新肝”養(yǎng)到何時才能實施切除。
目前劉英奎生命體征正常,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放化療,有望將體內殘存的少量癌細胞全面清除,徹底從晚期肝癌中康復。
報道鏈接:[ 成都商報 ]
昨日,省醫(yī)院開展全國首例新型肝臟腫瘤切除術,有望挽救更多肝癌晚期患者
(成都商報記者 任翔 攝影報道)
核心 提示
一個人的肝臟壞掉50%,他能存活;一個人的肝臟壞掉65%,剩余肝臟也能頑強他的維持生命。但一個人的肝臟被癌細胞吞噬超過65%,這時只有接受易復發(fā)的肝臟移植,很多肝癌晚期患者走到這步時,也會選擇放棄治療。
肝癌晚期患者除了等待肝移植,或許還能嘗試一種全新的切除術。
1、7月5日 第一次手術
將肝臟的左右葉徹底劈開,結扎右側門靜脈,再切除左側肝臟腫瘤部分(區(qū)域2)
意義:右側肝臟因沒有血液供應而萎縮,同時左側肝臟由于過量的血流而增大
2、7月17日 檢查
切除了小塊腫瘤的左肝(區(qū)域3、4)長大了50%,花了12天時間
意義:這個“新肝”已經(jīng)可以承擔生理機能了
3、7月18日 第二次手術
切除右肝腫瘤(區(qū)域1、5、6、7、8)
意義:體內被癌細胞吞噬70%的壞死肝臟已被完全切除
醫(yī)學突破
醫(yī)學界一直認為,一小瓣肝臟在體內長大50%需要數(shù)月或者更長時間,但最近研究顯示,在一定條件下只需要7~10天。
此前記載,切除肝臟超過65%,剩余部分的肝臟將無法承擔器官功能。而這次全國首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切除了肝臟的70%體積。
昨日,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成功開展全國首例巨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通過先后兩期手術,幫助一名49歲肝癌晚期患者切除掉70%的壞死肝。面對我國每年超30萬人等待肝移植的現(xiàn)狀,該新技術的推廣為眾多肝癌晚期患者帶來希望。
一位晚期肝癌患者
癌細胞吞噬了他70%的肝臟
昨日下午2點,省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49歲的肝癌晚期患者劉應奎被第二次推下手術室,生命體征正常。兩周時間內接受了兩次大手術,劉英奎還在昏睡之中。此時,他體內被癌細胞吞噬70%的壞死肝臟已被成功切除。
三年前,劉英奎因小腸惡性間質瘤接受過手術治療。近日,他突然感覺到右上腹反復疼痛,前往省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肝臟上出現(xiàn)巨大腫瘤,原發(fā)于右肝的腫瘤達到12*10*10cm,左肝上也有局限性轉移灶,整個肝臟的70%幾乎都已被癌細胞吞噬。醫(yī)生根據(jù)病史判斷,患者的肝癌晚期癥狀應該是3年前的小腸癌發(fā)生了轉移,屬于轉移性肝癌。
“差不多70%的肝臟都有腫瘤,一刀切下去肯定沒命?!笔♂t(y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洪吉稱,此前國內有記載的肝臟腫瘤體積都沒有超過整個肝臟的65%,也就是說,突破65%體積的切除,剩余部分的肝臟將無法承擔器官功能,并帶來腹水、黃疸等多種問題,直至讓患者喪命。過去,類似這樣的肝癌晚期患者只能回家保守治療,或者在漫長的時間里等待肝源移植,直至死亡。同時,即使實施肝移植后也較易復發(fā),很多晚期患者走到這步也就選擇放棄治療。
一項給人希望的突破
短期兩次手術 需身體底子好
我國有8000多萬肝炎患者,肝癌患者也居世界第一。楊洪吉表示,該新手術有望挽救更多肝癌晚期患者的生命,該手術花費和普通肝移植手術持平,并不會加重患者負擔。該手術推廣后,我國每年超過30萬等待肝移植的病人就有了另一條救命途徑。
但記者也了解到,該手術需要患者必須短期內接受兩次大手術,這就要求病人身體狀態(tài)足夠好,具有承擔這種新手術的能力。術前,患者也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醫(yī)療評估,包括心臟功能和病史、肺功能等。同時,介于這是國內第一例肝腫瘤新型切除術,暫無臨床資料統(tǒng)計這樣的切除術適合哪一些肝癌晚期患者。
一次全國首例手術
切掉70% 12天后長出“新肝”
第一次:
“劈斷”左右 養(yǎng)一邊棄一邊
不過,劉英奎這次看到了希望。經(jīng)過對患者病情充分評估后,醫(yī)生決定嘗試2012年德國首創(chuàng)的一種技術,分期完成該超巨型肝腫瘤切除。該手術名為“聯(lián)合肝臟分割和門靜脈結扎的分階段肝切除術”,目前國內從未實施過。
當遭遇生死關頭,壁虎會用力拽斷尾巴保命,失去的尾巴也可以再生。“斷尾求生”是一種生存哲學,也是生物體再生能力的體現(xiàn)。這種新型切除術就是利用了肝臟很強的再生功能。楊洪吉說,人體的損壞肝臟具有再生能力,醫(yī)療界以往普遍認為,一小塊肝臟需要數(shù)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大50%,但去年德國首創(chuàng)的這種技術證明,一小塊肝臟在7到10天就可以長大50%,這意味著,肝癌晚期患者可以通過類似“斷尾求生”的方式,徹底根除肝臟腫瘤。
7月5日,劉英奎第一次走上了手術臺。醫(yī)生首先將其肝臟左右兩葉劈開,之后,結扎右側肝臟門靜脈,切斷右側肝臟的血液供應,最后切除了左肝的小塊腫瘤。楊洪吉解釋說,將左右肝劈開,是為了防止右側腫瘤竄至左側,人為截斷右肝的部分供血管后,幾乎被癌細胞全部吞噬的右肝還能保有一定功能,但會因供血不足逐步萎縮。更重要的是,因為血供充足,左肝此時開始急速再生,再生的好壞決定了這半邊肝臟以后是否能承擔起所有的肝臟功能。
第二次:
“新肝”長成 徹底切除癌肝
前日,醫(yī)生最新檢查發(fā)現(xiàn),劉英奎體內切除了小塊腫瘤的左肝長大了50%,花了12天時間,這個“新肝”已經(jīng)可以承擔生理機能了。
昨日上午,劉應奎第二次躺上手術臺,醫(yī)生手起刀落,放心的將被腫瘤覆蓋的右肝完全切除。楊洪吉說,該手術的關鍵在于“理念”———以往,醫(yī)生不知道肝臟能夠在一周左右再生50%,因此無法對超大型肝瘤進行“一刀切”,從理論上講,無論肝臟的哪個部位發(fā)生癌變需要切除,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養(yǎng)一部分,棄一部分”,讓肝臟再生到足夠程度,再對壞死肝臟進行切除。同時,該手術還依賴詳細的影像技術,只有在術前通過高超的CT、核磁共振技術構建出患者肝臟3D圖,分析出肝臟內部布局和血管走向,才能在醫(yī)生手術精確導航,確保兩次手術中不會誤傷血管,也只有通過隨時監(jiān)控到的肝臟影像對比,醫(yī)生才能確認肝臟再能過程是否順利,將“新肝”養(yǎng)到何時才能實施切除。
目前劉英奎生命體征正常,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放化療,有望將體內殘存的少量癌細胞全面清除,徹底從晚期肝癌中康復。
報道鏈接:[ 成都商報 ]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