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患故事:生命中最后的禮物 分享到: “你好,護士,能不能麻煩你給我兒子再拿一床被子?”我抬頭一看,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件深色的上衣,看上去或許比實際年齡更顯得蒼老些,手上布滿老繭,眉頭緊鎖?!昂玫模垎柲膬鹤咏惺裁疵?,幾號床?”我問。“我們是剛來的,我兒子叫謝先念,在6床。”邊說邊用手指了指我們旁邊的房間。 這是我記憶里第一次見到謝先念的父親,一個老實樸素的農(nóng)民。他的兒子看起來有些疲憊,輸液架上的點滴靜靜地滴著,仿佛在幫他數(shù)著時間,藥物緩緩進入他的體內(nèi),使他漸漸安靜了下來。我們協(xié)助老人家打來熱水,為他洗臉、刮胡子、修剪指甲,幫他蓋好被子,他沒有說過一句話,我再看了看他,對老人家做了一番叮囑后就去做別的事了。 之后,在與他父親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是西南交大的研究生,今年剛畢業(yè),正是意氣風(fēng)發(fā)的年紀(jì),卻在準(zhǔn)備施展抱負(fù)的時候,突發(fā)顱內(nèi)動脈瘤破裂。聽他父親講述的一個個故事,才知道他們生活有多艱苦;才知道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一個多么乖巧的孩子;才知道他是一個年年拿全額獎學(xué)金的優(yōu)秀學(xué)生。 在之后的每一次護理活動中,我們都很默契地跟他說話,就算他不回答,甚至沒有一個表情,我們也一直帶著鼓勵的微笑,教他做偏癱肢體功能鍛煉,希望他能敞開心懷,堅強地面對疾病。一天,他開始說謝謝......再一天,他會很配合的回答我們的問題......又一天,他開始笑,并主動訴說自己的不適,開始喜歡與我們交流......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會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去發(fā)展。 一天凌晨,謝先念的動脈瘤再次發(fā)生破裂,隨后被緊急送往NICU。此時大家都不禁為他擔(dān)心,因為我們都知道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有多高,即使最優(yōu)秀的醫(yī)生、護士使用最先進的搶救設(shè)備,很多時候也無能為力。但是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絕不放棄。所有人心里都在默默祈禱。然而,死神沒有理會我們的禱告,無情地將他帶走。8月14日下午,醫(yī)生判定了他腦死亡。 此時,一直默默陪伴的老父親突然找到醫(yī)生說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決定,主動要求捐獻兒子的全部器官!“他還沒上過一天班,沒機會給社會做貢獻,捐贈就當(dāng)是回報幫助我們的人吧”。一個從小就接受著“入土為安”思想的老農(nóng)民,會有如此的想法,做出了這樣一個可能會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決定,著實讓我們震驚。但,正是這樣的決定,給5個病人帶來了生的希望! 老父親替謝先念送出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份禮物…… 與謝先念相處的40多個日夜里,他的努力和堅持一直讓我們感動。他在的時候,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幫助他戰(zhàn)勝病魔,恢復(fù)信心;如今,他走了,我們也希望能為他悲痛的父母再做點什么。同事們在病區(qū)里自發(fā)舉行了一個小型愛心捐款活動,盡管不多,卻代表著我們的一份深情,一份不舍,也是送給他最后的禮物......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特魯多的話一直縈繞在我耳旁。是的,很多時候,除了安慰,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到永遠(yuǎn)不會再重來。然而,一個偉大的父親,卻以另外一種方式讓他深愛的兒子得到了永生。 先念,請不要擔(dān)心,也無需牽掛。你的父母、老師和我們一直都以你為驕傲。 愿你,安好。 (李芳家 周紅利)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