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 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成效顯著 分享到: 本報訊自2011年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來,我院積極部署,認真落實,全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活動成效顯著。近日,《健康報》在全國選擇了包括我院在內的5家醫(yī)院進行重點采訪報道。鄧紹平副院長在接受采訪時介紹了我院的抗菌藥物臨床用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開展情況。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項活動,積極部署,認真落實,醫(yī)務部、質控部、院感辦、教育培訓部、藥學部等加大檢查培訓力度,各臨床科室嚴格執(zhí)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嚴格指標控制管理,落實獎懲措施,通過3年的努力,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他說,抗生素濫用的第二個源頭在社會,主管部門仍需嚴查市民處方外購買抗生素的現象,醫(yī)院也有責任加強科普教育。為期3年的專項診治活動即將結束,如何讓抗生素使用更合理?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我們醫(yī)務工作者應該義不容辭地將其作為一項持續(xù)性工作,長期堅持下去。我院感染辦公室主任吳佳玉、藥學部部長童榮生、細菌耐藥檢測中心負責人余華、呼吸科主任劉躍建、ICU主任黃曉波分別接受采訪,就抗菌藥物臨床用用專項整治活動在我院的開展情況、3年來的變化,闡述了我院的經驗和觀點。3年來,我院在落實制度、強化管理、人員培訓和加強指導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醫(yī)院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院動員、措施到位。連續(xù)3年下發(fā)整治方案,每月開展督導檢查,并對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和有效期規(guī)范化管理;加強落實,嚴格獎懲。醫(yī)院按要求設立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組,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機制,科學實施目標管理,與科室簽訂責任狀還建立了績效獎懲制度、處方和病歷點評制度,將抗菌藥物管理各項指標分解并與科室及個人績效掛鉤;信息化支撐,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通過內部HIS系統(tǒng)改造和引進美康等合理用藥軟件,持續(xù)改進;采取綜合措施,科學管理。努力提高微生物標本質量,提高血液及其他無菌部位標本送檢比例,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根據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開展細菌耐藥監(jiān)測工作,定期發(fā)布細菌耐藥信息,建立細菌耐藥預警機制。質量管理部牽頭,醫(yī)務部、院感辦及相關臨床科室參與,對本院不合理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進行干預。從2014年全院現有結果顯示:醫(yī)療機構抗菌藥物購進品種全部符合國家規(guī)定(“砍掉”42種抗菌藥物,《四川日報》曾予報道);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值)、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門診(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等各項指標均好于國家要求;所有冠脈造影等血管介入診斷手術均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細菌耐藥監(jiān)測工作,標本上報率和數據報送質量位居全國前列。(宣傳部 張莉)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