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牙周疾病找上你 分享到: 今年9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消除人“老掉牙”的舊觀念,老年人做好口腔保健,牙齒可以一生相伴。牙周疾病是主要累及牙周組織的一類疾病,按照累及的部位可以分為牙齦炎及牙周炎,其共同的病因為牙齒周圍的細菌感染和破壞。牙齦炎是炎癥局限于牙周組織的表淺牙齦,一般除了牙齦出血和口腔異味沒有太明顯的癥狀。牙周炎是牙齦炎進一步發(fā)展形成的,它除了具有牙齦炎的表現(xiàn)還有牙齦退縮、牙齒周圍骨吸收、牙齒松動、咀嚼疼痛、脫落等癥狀。牙周炎的危害 局部危害:口腔異味,牙齦出血,牙周骨吸收,牙齦退縮,咀嚼疼痛,牙齒松動,脫落。口腔異味:牙周疾病是口腔最主要的導致異味的疾病。首先牙周疾病會導致牙齦長期處于炎癥狀態(tài),組織脆性增加,容易出血,使口腔長期具有出血狀態(tài)特有的血腥味。其次,導致牙周病的細菌一般都是厭氧細菌,這類細菌能夠利用血液和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生多種具有糞臭味的分子??谇婚L期異味會導致周圍朋友、同事、家人都不愿意進行親密的接觸,導致在與人交往中不順利。牙齦出血:牙周疾病的細菌能夠分泌多種誘發(fā)炎癥的分子,促進牙周組織的腫脹和通透性。通透性增加導致有更多的血液成分進入牙周組織,腫脹的組織脆性增強,輕微的摩擦和碰撞就會出現(xiàn)流血不止。牙齦出血一般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但是經(jīng)常性的牙齦出血會影響個人形象,顯得邋遢和不整潔。另外,長期的大量牙齦出血還可能影響全身健康,導致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中心破壞,牙周炎的牙齒敏感、松動、脫落等都是牙槽骨破壞的后續(xù)癥狀。牙周炎的細菌和壞死破碎的細菌會誘導機體的破骨細胞在牙周組織中聚集,并且活化牙槽骨中的破骨細胞,在吞噬細菌的同時產(chǎn)生破壞牙槽骨的各種酶,導致牙齒周圍的骨吸收。牙齒周圍的結構是機體中最特殊的,當炎癥結束后沒有辦法恢復,因此牙槽骨的破壞是永久性的,不可再生。當牙槽骨退縮以后它上面的各種組織由于失去了支持因此也就跟隨發(fā)生了改變。牙齦退縮:牙齦退縮是牙槽骨吸收的必然結果。隨著牙齦的退縮牙齒逐漸有更多的表面暴露于口腔中,首先就會出現(xiàn)外界的刺激更多的進入牙齒內(nèi)的神經(jīng)導致牙齒的敏感,因此會出現(xiàn)冷熱不適等癥狀。其次,更多的牙齒暴露只能暴露牙齒的牙根,這樣會讓牙齒顯得更長,而與面部外形不一致,影響美觀。第三,牙齦退縮會導致牙齒周圍的空間增大,在前牙會導致牙齒頸部的黑三角影響美觀,在后牙會導致食物嵌塞,進一步加重牙周炎。咀嚼疼痛:咀嚼疼痛是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后出現(xiàn)的癥狀。當牙齒周圍牙周膜牙槽骨破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牙齒可以承受的咀嚼力量小于咀嚼需要的力量后牙齒就會出現(xiàn)咀嚼疼痛。同時,牙周炎癥狀態(tài)下牙周的疼痛感受器更加靈敏,這時較小的力量都可以造成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是牙周炎中牙槽骨破壞的必然結果。牙齒和牙槽骨好比大樹和周邊泥土的關系,當樹周圍的泥土都流失了以后,大樹最終的結局就是松動倒塌。在牙周炎中牙齒周圍的骨頭吸收到比較厲害的時候牙齒就開始出現(xiàn)松動,當骨頭基本吸收完畢后脫落也就成為牙齒的最終結局了。全身危害:牙周炎與多種全身性疾病聯(lián)系緊密,能夠相互促進。牙周炎是由細菌導致的疾病,細菌可以通過牙周袋進入全身血液循環(huán),引起菌血癥。同時,牙周炎導致全身性炎癥因子分泌的增高,影響全身系統(tǒng)發(fā)病。1. 牙周炎與糖尿病間是典型的相互促進關系。糖尿病會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紊亂,使口腔局部清楚感染物質(zhì)的能力降低,同時高血糖必然會導致從血液來源的齦溝液中糖分含量增加,為口腔細菌的生存提供能量。而且高糖狀態(tài)還會導致口腔粘膜的對于牙周致病菌的抵抗力減弱。另一邊,牙周炎能導致機體處于一種慢性炎癥狀態(tài),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難以控制。牙周炎狀態(tài)下牙周細菌能夠通過發(fā)炎的牙周組織進入體內(nèi)破壞血液中的很多成分,促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 牙周炎能夠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研究發(fā)現(xiàn),在動脈硬化的斑塊里,有牙周特定致病菌的存在,證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與牙周炎癥有密切的關系。牙周炎也被證明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孕婦早產(chǎn)等密切相關。哪些人易患牙周炎①煙民。煙草燃燒的熱和積聚的產(chǎn)物容易使牙齦角化增生,牙面會出現(xiàn)煙焦油沉積物,促進牙菌斑和牙石量增多,更易誘發(fā)或加重牙周疾病。② 孕婦。研究發(fā)現(xiàn)孕婦在懷孕期間,內(nèi)分泌、激素、營養(yǎng)水平都會產(chǎn)生較大改變,口腔免疫屏障變得脆弱,血管長期充盈,加劇口腔菌群的失調(diào),成為牙周炎“亞健康”的高危人群。③ 精神壓力重者。精神緊張的人,容易通過吸煙、酗酒等不健康方式來緩解壓力,也更缺乏自我口腔保健意識,全身免疫系統(tǒng)工作效率降低,口腔中的常駐菌群就是“伺機而動”,一步步攻占牙齦組織,進而瓦解牙周組織,導致牙周炎的產(chǎn)生。 治療牙齦炎:定期潔牙牙周炎:徹底牙周刮治,定期維護與潔牙預防1. 定期檢查,定期潔牙。及時修復缺失牙,以減輕余牙的咀嚼負擔,恢復口腔的基本功能。2. 正確刷牙。其中,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非常重要,建議選用刷毛較柔軟,末端為圓頭的牙刷?!叭瓌t”要牢記:每天3次,每次3分鐘,每次三個面(外面、里面、咬合面)。再配合口訣: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刷了外面刷里面,咬合面上來回刷,最后輕刷舌頭面,牙齒清新又健康。3. 使用牙線。在每日常規(guī)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基礎上,應使用間隙刷、牙線和牙簽清除存留在鄰面和根面的牙菌斑和食物殘渣。4. 注意日常膳食營養(yǎng),做到均衡飲食,合理搭配。 (口腔科 杜芹 羅世高)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