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園 煎藥室銘 分享到: 山不耀巍,有仙則靈;水不沉香,龍誕則氤。斯是陋室,潔凈如新。庭院深深深幾許,四時風物醉花陰。談笑無鴻儒,往來皆藍領。無車馬之噪耳,無案牘之勞形。勞時熱火朝天,逸則品茶茗香。南陽仲景屋,終南思邈居,博醫(yī)家眾長,采百草成圣,千古文化一脈承,居此榮美銘之樂。諸君!知否?此非泛泛煎藥室,此乃赫赫“藥煎局”。幸甚至哉!不亦樂乎! ——題記初來煎藥室,面對煎藥機、包藥機一系列“五大金剛”、聽著師傅講操作流程,緊張不已。想我漢語言文學大專畢業(yè),干文秘多年,現(xiàn)在“棄文從武”,如何能夠干得了這“粗活”?當時心下戚戚。看師傅操作起來忒簡單,哪知實習幾天后師傅離場,幾口鍋輪番欺生:這口鍋剛“吭哧-吭哧”喘著粗氣到點報站催包藥;另一口鍋卻因一粒幾乎肉眼難以查見的藥渣末兒沾在鍋沿,“卟卟卟”漏氣,需馬上處理!此時包裝機又開始耍大牌:仰仗就它一臺能包藥,可每包二十袋,就冷不防留一兩袋封不嚴。最急煞人的是:好幾次包藥包到就最后一袋了,機器突然發(fā)難!病人馬上要來取藥?。£P鍵時刻廠家維修人員出差啦!怎么辦?只能巴望著能有幸遇上個好性情的患者包涵包涵、理解理解。有一次更為驚心動魄:一口鍋眼看藥液已排空(沒注意到儀表盤上還有點氣壓沒歸零),一擰排廢閥,沸騰的藥液在高壓的作用下,“轟”的一聲沖出來,藥花四濺,驚魂未定之余,當即十萬火急呼叫師父來救俺,催廠家來人維修!師傅見狀,喃喃叮嚀:阿彌陀佛,安全第一;專注細致,揭蓋勿急!嗯,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吶。吃一塹長一智,從此加倍小心。為討好這些“鍋鍋”們,一連幾天我特意晚下班,操起鋼絲球“嚓-嚓-嚓”給每臺機器“洗澡”。一番汗流浹背的勞作,硬是把幾臺機身上的 “老年斑”給除啦!年邁色衰的 “五大金剛”頓時光潔如新,可以照出人影來。漸漸地,我已摸清這“金剛們”的脾性,也能在廠家維修人員趕不過來的時候,動手處理一些煎藥過程中突發(fā)的小狀況。在煎藥的每一天,看著汁濃味厚的一袋袋中藥包流水線般滑落到儲藥筐里,摟著筐兒滿滿是豐收的喜悅!煎藥完畢送回中藥房,幾個時辰不見,同事常圍攏打趣:“身居冷宮可好?”,對曰:“格格們?nèi)羟巴幼?,那真真是極好呢。有五位阿鍋(哥)作陪,絕無爭風吃醋之嫌!”笑語對答間,好吃的盡數(shù)拿出分享,好有愛!工作之余,沿河賞醫(yī)院的四季風光:春來,楊柳青青、桃花嫣然,藥劑大樓前“摸底河”里柔波蕩漾、白鶴氣定神閑;夏至,醫(yī)院“后花園”高大蒼勁的榕樹虬枝盤曲、枝繁葉茂,為路人撐起一夏清涼;秋天,銀杏葉飛舞,灑一地金黃;冬季,老樹遒勁,蓄一冬之力量以備春夏之繁華。私下思忖,這生活其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感知美的心境。回首再看藥劑大樓“桃花島”上,樸拙的煎藥室旁,來來往往推液體的、穿梭在中藥顆粒制劑室和藥庫的、路邊做清潔的人們,男女衣著一色藍領,臉上洋溢著淳樸微笑,熟稔操縱著工業(yè)文明下的機器,把玩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手機,腳步和著杰克遜機械舞般的節(jié)律。他們嘻笑怒罵,不拘小節(jié),困了歪在路邊破舊的板車上一會就鼾聲雷動。他們簡簡單單地生活、快快樂樂地工作,不貪圖別人所及而并不適于自己的境界?;蛟S,正如一位哲人講到:“人生的快樂并不在于得到多少、而是在于計較得少”。世事豈有完美?平凡的小我,立足本職、做好當下,在勞作中盡力去捕捉工作之趣、生活之景,讓心情在歲月流轉中保持敞亮。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兩年過去了。去年7月流火時節(jié),久居煎藥室的我,應藥學部推薦、宣傳部邀請,成都電視臺(CDTV-5)以“夏季高溫作業(yè)紀實”為專題來到了煎藥室,我和五大“金剛”第一次嶄露頭角。后來,57所軍區(qū)子弟校的小朋友們利用夏令營活動還前來參觀了本“藥煎局”!作為醫(yī)院一個“小小子民”,我竟因此對著煎藥室“五大金剛”們激動了好幾天呢。因為認可,所以欣慰;因為尊重,更加努力!末了,容我與大家分享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用二十四味中藥名寫的詩:《滿庭芳》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大家不妨猜猜看,是哪24味中藥?) (藥學部 張馨)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